在曼联以2-1战胜西汉姆的季前赛中,B费的两粒进球为球队带来了本赛季的首场胜利。然而,这场胜利是否能成为持续进步的开端,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在过去几个赛季里,曼联的季前赛一度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局面,尽管前几场表现良好,但随着赛季的深入,球队的状态逐渐下滑,甚至导致赛季初期的低迷表现。因此,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仅是结果的体现,更是对曼联本赛季季前赛调整情况的一次检验。
尽管曼联在进攻端展现出了一定的进步,依旧存在着一些无法忽视的老问题。这场比赛最显著的进步体现在前场球员的流动性和高位逼抢的执行力上。尤其是在换位方面,前场球员的配合更加流畅,进攻的多样性也有所增强。但在后腰补位和边中卫的前顶能力上,曼联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也决定了他们的防线仍然存在隐患。
与上一场0-0平利兹联的比赛不同,本场比赛曼联采用了库尼亚和B费的双前腰配置,乌加特与梅努组成双后腰,约罗和艾登海文担任边中卫。这样的调整是为了给所有球员提供充足的上场时间,帮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赛季做热身。阿玛德·迪亚洛和多尔古继续担任边翼卫,而这套阵型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迪亚洛的发挥。实际上,这种阵型实际上相当于梅努、库尼亚、B费的三前腰配置,需要三名中场球员频繁换位和互动。
在三中卫体系中,边中卫的传球能力变得尤为关键。曼联本场比赛选择通过边中卫的直线球,迅速将球传给边前腰。约罗与库尼亚的连线就频繁出现,虽然在上赛季曼联也曾尝试过这种打法,但因为空间没有充分拉开,传球往往难以精准找到接球点,导致边前腰很难获得良好的球权。不过,本场比赛,梅努和B费的跑动拉开了空间,使得边中卫的传球能够更顺畅地找到边前腰,进攻变得更加流畅。
通过边中卫的传球,球队不仅可以直接推动球员带球推进,也可以通过直塞球寻找中锋的跑动空档。库尼亚与B费的互换位置,为球队的进攻增添了许多变化,这使得西汉姆在防守时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进攻选择,增加了防守的复杂度。
比赛的高位逼抢也是曼联进步的一个标志。B费的第二个进球便来自于西汉姆后场传球失误的利用。曼联的前场球员紧密盯防,使得西汉姆门将只能选择长传,梅努及时抢断并迅速将球传给B费,后者一脚抽射成功破门。曼联的高位逼抢不仅体现在拦截球权上,球员之间的配合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互相掩护,让球队的整体防守更加稳固。
虽然在进攻端,曼联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B费在禁区前的远射未能命中目标,或者阿玛德·迪亚洛因配合问题未能完全发挥出色,但相比上一场比赛,球队整体表现已经有所进步。特别是面对利兹联和西汉姆这样具备反击速度的对手,曼联上半场的防守表现值得肯定——对手的射门机会极为有限,且没有能成功破门。
然而,球队依然暴露出了一些老问题,尤其是在左路防守上。西汉姆的进攻基本集中在曼联的左侧,由多尔古和艾登海文防守的区域,西汉姆的进球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艾登海文在防守时显得尚未完全适应三中卫体系的节奏,而多尔古的防守位置也未能及时补位,导致鲍文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破门。
曼联的边中卫和边翼卫配合依然是最大的隐患,尤其是在高位防守无法维持时,边中卫的责任尤为重要。中场的调度问题也同样存在。梅努和乌加特在进攻时往往需要一名后腰参与,但当梅努前压参与进攻时,乌加特往往独自承担防守任务,难以填补防线空缺。这就使得曼联的边中卫需要在关键时刻及时补位,而这点显然依然是球队防守的薄弱环节。
总的来说,曼联在季前赛中展现出了积极的调整与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老问题。后防线的漏洞、进攻中的细腻作业不足,以及部分球员的适应问题,都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关键。尤其是艾登海文和边中卫的配合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得到改善,将直接影响曼联在新赛季的表现。而在进攻端,如何让迪亚洛和姆贝乌莫更好地共存,仍是球队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